【广州电视台】抗疫英雄说丨医病医身医心,他们是抗击疫情超强战队!

2020-05-14

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先后派出三支医疗队伍共150多名队员,支援武汉汉口医院和武汉协和西院,治疗和护理重症、危重症患者比例超过90%。在这场无声的战斗中,他们实现了“大胜仗、零感染、零意外”目标,在湖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在结束战“疫”休整过后,中山一院再次派出了专家组前往我国牡丹江绥芬河和塞尔维亚进行指导。


成守珍,医疗队中少有的“60后”,却三次主动请缨;陈振光,一早就写好了“请战书”,随时候命出发;他们都是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第三批医疗队队员。




在中山一院第三批医疗队刚抵达时,正是武汉最艰难的时期,大量患者不能收治。在“应收尽收”的要求下,“最快速度收治最多患者”成为医疗队肩上的重任。当时医疗队接管协和医院西院区,24小时开设两个新病区,短短36小时之内收治了100个患者,还都是危重症患者。医疗队顶住了压力,突破了极限,为生命“拼出”了一条绿色通道。他们更是创造了奇迹,将不可能变为可能。




为什么要去武汉?

成守珍:“因为当时的情况还是挺危急的,作为我来讲,第一我是护理部主任;第二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第三这一次的新冠主要是呼吸危重症方面的疫情。所以我觉得无论是从专业上还是从管理上,我应该就是冲锋在前,作为一个共产党员更是责无旁贷了。”

陈振光:“我本身是一个心胸外科的教授,我对重症的肺病还是比较有经验。所以说我想我们作为这样有经验的医生,不到前线去把救治新冠肺炎这个重症担当起来,我觉得不太应该。”


面对重症和极危重症患者,医疗队都采取了哪些措施?

成守珍“我们接手的患者基本上都是重病、极危重的病人。而且那些病人,第一他们有很多的并发症;第二他们有很多的基础病,所以我们通过医护联合的查房,像我们这个ICU的联合查房,及时地去发现他们的问题。还有在那种特定的情况下,来共同解决病人这些疑难复杂的情况。”

陈振光:“我们这次医疗队的医生的组成,有一个和其他医疗队完全不一样的地方。其他的医疗队,大多数都是呼吸或者重症医学的专家。但是我们这个医疗队里面,30个医生是分布了18个专科。所以我们本身就是一个多学科的团队,进入了隔离病房之后,每一个医生都通过他们的专科的经验去发挥作用。”


医病的同时医心,你们都做了些什么?

陈振光:“印象很深,我处理的第一个病人,我就跟他聊天。聊了有一段时间,第一次去看他的时候,我还鼓励他。然后就竖起一个大拇指,他也竖起一个大拇指,两个大拇指碰在一起,那个镜头也被记录下来。那么到后来我每次去都去看他,多看她两次,他就记得我了!那位患者还经常找我,想跟我聊天。这个也被人叫做‘话疗’,就是用语言去鼓励他。”

成守珍:“在‘话疗’的过程里面,你可能会问到他,家里人还好吧?他可能突然就会告诉你说,他的老伴这一次就去世了。但是当你跟他做了这些沟通之后,他会很激动地、很真诚地、发自内心地告诉你:‘虽然我看不见你们的脸,但是我能看见你们火热的心!’”


英雄介绍

成守珍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临时党总书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主任
获得全国卫生健康系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
2019年拟推荐第47届南丁格尔奖候选人
陈振光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驰援武汉医疗总队二支部书记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东院副院长

报道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FsxlPuRJFQeTWtP9trLLKw
2020-05-13